生日過後的震撼彈
2019年10月,我剛過完生日,心情像天空一樣明朗。還和跟朋友去露營、玩水、騎腳踏車、溜直排輪,我把整個人投入在自然的懷抱中,玩得很開心。那時,我的生活一如往常,忙碌但穩定。誰知道這趟旅程結束後,我的右大腿開始出現異常的疼痛,日常上班也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起初我以為只是扭到或肌肉拉傷,沒太放在心上。
我還記得男友因為在玩直排輪時不慎跌倒,我陪著他去骨科診所看診。那時的我,想說:「那我也一起看一下好了。」直到照了X光,醫師看著螢幕的神情瞬間沉了下來,不像平常那種輕鬆的表情。他抬頭慎重地說,需要轉診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
那一刻,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雙十連假後的第一個工作天,我向公司請了假,掛號、檢查、抽血,節奏緊湊得像在奔跑的火車上,我被推進一站又一站。10月12日住進台中某教學醫院,安排切片檢查,日子像是被放進了慢動作裡,我一邊經歷著極快的醫療程序,一邊卻又陷入一種無聲的等待。直到10月27日,那天的診間像是凝結住空氣一樣安靜,主治醫師看著切片報告後,語氣沉重但堅定地說出:「是惡性腫瘤,會侵蝕骨頭的的腫瘤–骨肉癌。」那幾個字就像震撼彈,轟地炸掉我原本的生活,當下整個人彷彿被按下靜音鍵,只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在診間迴盪。
即將迎接我的「新生活」
「辭職工作吧!會需要一段時間沒辦法工作,接下來這段時間,妳會需要全心對抗它。」醫師這樣對我說,我的臉上毫無表情,心情也像凍結一樣,沒有反應,情緒彷彿被抽空。這消息太震撼,震撼到腦子當機無法處理任何資訊,我腦中一片空白,沒有辦法理解「惡性」這兩個字的重量。
我內心深處不停地問:「怎麼可能?我怎麼會是那個不幸的主角?難道我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在最年輕的時候遇上難纏的疾病?」心裡一下子沒辦法接受,怎麼可能是不好的結果,不敢相信檢查的結果竟然是這樣。
那晚我和男友騎著機車,秋夜的風穿過安全帽縫隙,沿路上我們不發一語,我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他也沒有開口。我們就這樣靜靜地騎著,像兩個沉默的旅人,迷失在陌生的地圖上。眼淚不斷從眼角滑落,隨著風吹飄散而去,一整晚沒有合眼,翻來覆去,想了很久,趁現在我還能夠自己作主,我不想之後沒辦法任由我決定,最後思考一晚接受了醫師的建議。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能不能不要化療?
一開始血液腫瘤科醫師看著我的檢查報告,問我:「妳想化療嗎?」我那時候真的很想說「不」。我問:「我可以不化療嗎?」醫師看著我,回應問題:「開刀過程可能腫瘤瞬間轉移,到時候可能會有截肢的必要!」
真的是晴天霹靂的瞬間,我曾經以為這場病只會奪走我的健康,但它現在難道連我的腿都要奪走嗎?那條陪我跳舞、奔跑、追夢的右腿。我才剛過生日啊,我才剛說好新的一年要完成很多夢想!
幾天後,我被安排進行人工血管植入手術。門診手術的時候我還清醒著,那是一種極其奇怪的感覺—我躺著,看著醫師在我左胸開口,把一段細細長長的管子放入我的體內。
原本在台中看診,媽媽和男友都堅持讓我再去找一位權威醫師再確認一次。雖然一開始我抗拒,覺得不會有什麼不同,但最後我還是答應了,心裡想,也許這就是命運安排的轉捩點。
於是我額外掛號了臺北榮總的吳博貴醫師及陳三奇醫師的門診,經過詳細的檢查,確定是骨肉。吳醫師告訴我,需要先開刀,看開刀情況再決定何時要進行化療。並安慰我:「我們現在就一起來面對這個過程,不要擔心,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看著吳醫師講解的模樣,原本慌亂的心慢慢被專業的說明安撫,感覺可以努力拚一把。
吳醫師是骨肉癌的權威醫師,我想這就是在治療路上的貴人了,為了自己的治療過程能夠更放心,我決定從臺中榮總轉診到臺北榮總,進入了骨肉瘤專科病房,那個被稱為「93病房」的地方。那裡是許多像我一樣正在抗癌的戰士聚集的地方。我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戰場上的一員,我準備好了要面對真正的考驗了。
為自己簽下手術同意書
於是住院後的隔天,11月30日便安排了開刀,準備開刀前,吳醫師與醫療團隊再一次跟我說明整個病情,還有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過程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還有手術後的照護,以及如何幫助傷口更快的恢復。
開刀的日期我並沒有告訴我媽,而是自己簽手術同意書,自己承擔及處理輸血、風險,就進開刀房了,經過約12小時,我終於從手術室被推出來了,手術順利完成,而且是完整保留右腿的情況下完成。
手術那天,我沒有告訴媽媽。不是因為我不需要她的陪伴,為的就是不想讓媽媽在手術室前焦慮、掉眼淚。那天手機那頭媽媽一直撥打電話,因為聯繫不到我,同時也不斷播打男友的手機,直到手術後,等我術後狀況穩定,才告訴媽媽「我已經完成手術了」。
手術後的不適,還有身體的不便,對於未來的不安,讓我充滿徬徨,躺在病床上一直掉眼淚,我不知道這樣的狀況能不能真的好起來,我有好多的未知,就像是一艘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不知道何去何從。
吳醫師每天來查房時,關心我的傷口以及復原狀況,親切的問:「今天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要跟我們說!」對我滿滿的問題,也耐心的解答,告訴我答案,讓我感覺到安心。醫師的團隊也會詳細跟我說明狀況及衛教,確認相關照護,告訴我不要擔心,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詢問他們。
術後一個多禮拜,一連串的傷口照顧、膝蓋復健,在吳醫師及團隊的照顧下,狀況越來越好,直到我12/8出院。
原本還以為僥倖不用化療,沒想到,回家不到一星期接到通知,「必須預防性的化療療程」,讓我再次哭到不能自己,那一刻我才明白,手術只是開始,後面還有漫長的化療路程在等著我,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化療帶來的強烈不適
於是,出院才一個禮拜,我又回到了北榮住院。化療總共進行了九次,約莫持續了7個月,不斷地進出醫院。
每一次化療帶來嚴重不適感,藥劑打進體內時,一種難以形容的噁心和倦怠感襲來,像有東西在血液裡翻攪,還有嚴重的嘔吐,這真的不是普通的不舒服,而是從骨子裡的痛苦。
在吐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我都想說:「夠了,我真的受夠了。」但我不能停下,因為停下就等於讓它贏。可是……我其實也不確定,還能撐多久。那時我每天都在計算:「還要再幾次?這樣的煎熬要重複幾遍?」明知道這是為了讓我活下來,卻還是忍不住害怕下一次化療的到來。每當這個時候,總會想起吳醫師對我的鼓勵:「你不是一個人,這條路我們一起走。」這句話再次讓我多撐了一下。
終於熬到了最後一次化療,經歷了前面的過程,最後一次化療心裡坦蕩許多,畢竟最難過的都熬到了,也安慰著自己「不要怕」。
身體改變後,我該怎麼面對?
隨著化療的過程,身體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生病之前,原本的我追求漂亮、瘦、青春洋溢、愛跳舞,但化療讓我變得蒼白、體力差、浮腫、掉髮,甚至臉上的光澤都不見了。我失去了太多,不只是一頭頭髮,甚至失去熟悉的自己。
外表的變化,我內心無比自卑,不斷的內耗自己,我無法每一次都回應,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因為我根本不勇敢。很多時候,我只是撐著不哭出來罷了。更多的時候,我其實是想躲起來的,也不願意見任何來醫院關心我的朋友、同事,無法坦然面對他們的關心,我明白他們的心意,想要為我加油,但那時的我想不開,「加油」兩個字,成為了無形壓力,變成壓得我喘不過氣的字眼。
其實每一個家人,關心、安慰、探望、不捨我都知道,也記著,還有妳們這些朋友、同事的鼓勵、加油,我也都記在心裡!
尤其是我男友,在每一次的療程,我都在內心感謝無數次他的陪伴,化療期間最重視的那個人是他,台中,台北兩邊跑,煮飯燉湯給我喝,還不耽誤到工作,是我在生病期間,最重要的依靠。
光頭造型帥起來!
抗癌的過程是辛苦的,在有限的體力及時間裡,我其實有非常多想去做的事情,在罹癌前,我就讀電影電視科,是個愛美且熱愛跳舞的女孩,畢業後的我一樣熱愛音樂,卻因為開刀的部位是右大腿,導致我連蹲坐上廁所都有困難,那時候真的非常崩潰,我想像以前一樣,好想表演、也想好好跳舞、好好的打扮自己,讓大家看見我。
經歷了一陣子的內耗,看著鏡中的自己,我決定不能這樣下去,我很感謝我有那個勇氣面對自己、且愛上自己的光頭!我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決定要找到可以拍攝光頭造型的攝影師和彩妝師,透過同學介紹,我真的完成了這個願望!
我請攝影師幫我留下這個樣子的我,穿著有氣勢的禮服,頂上最服貼俐落的光頭髮型開拍了,作品我迫不及待分享給身邊的所有人,驕傲地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這樣的我,有多帥氣!
陪伴自己,也陪伴病友
最後一次檢查,醫師看著檢查報告,笑著對我說:「恭喜你!目前恢復良好,你可以畢業了,記得回去要好好照顧身體!」終於,在經歷九次化療後,我的療程正式告一段落,那一天就像是中了樂透頭獎一樣,整個人都輕鬆快樂了不少,我向吳博貴醫師、陳三奇醫師還有全部醫療團隊道謝,在過去9個月裡的照顧,雖然不是家人,但在這段時間,他們是跟我相處時間最久的人,他們的陪伴跟專業照顧,讓我可以順利恢復健康。
走出醫院,一掃過去的沉悶抑鬱,在這段日子裡,我把我每回開刀的過程,還有化療的心路歷程,轉換做成影片以及紀錄文章,分享給網路的大家,很多本就不熟識的人,透過抖音、IG找到我,並且打了很多很多鼓勵的話給我,這些心意我都有收到,我也遇到很多家裡長輩也罹患癌症的朋友,我們彼此都會交換心情、分享難熬的過程,她們也會不定時的慰問,希望我能保持心態,繼續努力。
生病是讓我重新來檢視我的生活,我罹患癌症前,想做的事情太多,想學的東西太雜,爸爸在我國一時就離開我和媽媽身邊,留下我們獨自生活,看媽媽做美髮賺錢很辛苦,我告訴我媽,我要去打工了,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賺錢養活自己了,
於是從國中畢業後,選擇了半工半讀,我並不覺得辛苦,就這樣一路到高中畢業,然後一路工作,直到後來才遇上癌症,它讓我停下腳步,有了讓身體休息的時間,也讓我有空間好好正視自己身體的狀況,或許在一開始,我那時候並不覺得我生病了,我還可以再繼續忙,但事實是身體已經沒辦法了,必須強制停止運作,好好休息。
擁抱自己的生命風暴
身體雖然逐漸好轉,但心理還在回神。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接受「這件事真的發生過」的事實。所以透過分享,在網路上告訴大家,癌症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次提醒。它雖然逼著我停下來,卻能看見被忽略的自己,面對過去不想處理的情緒,和學會溫柔地照顧內在的傷痕。
抗癌的歷程終於結束了,我開始重新學習生活,讓自己慢慢回到人群,回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深刻地意識到,金錢不是最大的財富,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我願意更多照顧自己,我沒有變成什麼超人,也沒有突然擁有什麼超能力。我只是學會了怎麼和生命好好相處,怎麼讓痛苦也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我想對自己說:「以前的自己可能太忙碌了,沒什麼時候時間是留給自己沉澱的,大病初癒最後感謝自己撐過來了,以後有個全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