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合併骨轉移的手術方式『選擇』,對醫生而言是困難的!因為需要不停的在天秤上,評估這個手術,對病患優缺點!

by PQ Wu

在前面的文章,我們說明了癌症合併骨轉移手術之適應症,包括骨轉移之疼痛無法藉由藥物與放射線治療控制、瀕臨或已經病理性骨折、骨轉移腫瘤壓迫脊椎神經與預期原發性癌症癒後相當佳或是僅單一顆骨轉移。在瞭解什麼時候是需要進行手術之後,這篇文章,我們來談談如何進行手術。

 

癌症合併骨轉移之手術目的


手術的方法有相當多種,要了解使用哪一種方法最佳,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手術的目的為何。大致來說,癌症合併骨轉移之手術目的有兩個大方向: 

第一.希望能治癒癌症。手術的目的,在於將轉移至骨頭的骨腫瘤『完整移除』,避免復發並且重建病患肢體功能。此目的適用在預期原發性癌症癒後相當佳,或是僅單一顆骨轉移之病患。 

第二. 單純改善病患生活品質。手術的目的,在於減緩病患的疼痛,避免病理性骨折,維持病患基本日常生活之肢體功能。此目的,適用在骨轉移之疼痛無法藉由藥物與放射線治療控制、瀕臨或已經病理性骨折、骨轉移腫瘤壓迫脊椎神經的病患。 

基於這兩種不同的目的,我們手術方式就完全不同!

 

兩種腫瘤切除手術


腫瘤手術的切除,可以分為兩大方向,第一種為『廣泛性切除』,第二種為『病灶內切除』。『廣泛性切除』是指將腫瘤帶著整段的骨骼完整的切除。『病灶內切除』則是保留原本的骨骼,僅將裡面的腫瘤刮除乾淨。我們來看看圖示會比較清楚: 

廣泛性切除與病灶內切除差異

 

風險較高

手術時間長

風險較低

手術時間短

手術範圍較大

恢復較慢

手術範圍較小

恢復較快

術後不需放射線治療

復發機會較低

術後多需放射線治療

復發機會較高


由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兩種手術的不同特性。因此我們可以配合手術的特性與目的,來選擇手術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下面兩句話:
 

廣泛性切除就是利用『大破壞』、『大重建』來徹底根治腫瘤。

by PQ Wu

病灶內切除就是利用『小破壞』、『小重建』來迅速的減痛、避免或治療骨折。

by PQ Wu

 

『廣泛性切除』,目的在於希望能治癒癌症

若是病患的整體癒後較佳,我們在手術治療這個骨轉移腫瘤時,要將其視為『原發性惡性骨腫瘤』來治療,希望能夠根治。因此手術的方式會較為複雜,為『廣泛性切除』。而切除之後的骨缺損,我們可以使用腫瘤人工關節或是生物性骨骼來進行重建。關於這一部份的詳細說明,請閱讀我們下面的文章。


   
 
延伸閱讀:惡性骨腫瘤切除後的骨骼重建


 
『病灶內切除』,目的在於改善病患生活品質


因為廣泛性切除,整體的手術風險較高、恢復時間較長。因此並非大多數癌症合併骨轉移之病患均適合。因此,若非符合上面敘述之病患,我們會建議給予病灶內切除。病灶內切除整體手術時間快,風險相對較低,又可以得到較立即的復原,對大多數的癌症骨轉移病患是較為安全且有效的方法。為了降低手術後的復發率,我們可以在手術中,視病患的狀況給予輔助性治療,例如石碳酸合併酒精、液態氮冷凍治療或是FNEC冷凍治療。關於這一部份的詳細說明,請閱讀我們下面的文章。

 

   

 
 
結論


癌症合併骨轉移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適當的手術,可以位病患帶來相當大的裨益, 包括增進生活品質與控制疾病的治療。但是最重要且必須重申的,因為癌症病患之身體狀況相對一般人而言較差,因此整體手術與麻醉的風險一定是大大的提升!手術前醫師團隊會做好整體的評估。病患與家屬也必須彼此間溝通、討論,並理解手術醫師的兩難立場(開刀可能讓病患減輕痛苦,但卻可能發生大家不願見到的結果!)。在如此雙方體諒的前提之下,醫師團隊才能燃起熱忱,幫助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