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博貴 醫師 / 醫學博士
在臺北榮總骨腫瘤中心,我們有95%以上的病友,是採用生物性重建來做骨骼重建。原因為何呢?為何我們不用對醫師而言比較輕鬆、愉快的腫瘤人工關節呢?原因就是生物性重建採用真正的骨骼!而這『真正的骨頭』擁有兩樣最重要的優點:
 

重建病患的骨本

使用含蛋白質,會自行活化的骨骼,來重建骨本。這樣骨骼才用得久!

生物性的癒合

移植的骨骼,藉由幹細胞、骨細胞的生長達到癒合,這樣骨骼才用得久!


 

 
 
第一:重建病患的骨本(restore bone stock)

移植重建的骨頭,在初期為尚未活化的骨頭結構。但是在幾個月到幾年過後,因為骨骼裡面的蛋白質(如BMP-2, BMP-7, VEGF等)逐漸釋放,因此會有部分的骨骼處慢慢的新生血管、並長出新的骨細胞。一旦這些骨頭結構活化再生後,就和我們真正的骨頭是一樣的。

step1:使用異體骨或滅活自體骨進行骨缺損移植

step 2:初期骨頭並無血流供應,為非活化之骨骼

step 3:數週過後,血管漸漸新生於移植之骨骼中

step 4:數月或數年過後,移植骨活化

 
第二:生物性的癒合(biological union)

移植重建的骨頭和病患原本體內的骨頭,會在平均六個月至十二個月內達到生物性的癒合。所謂的生物性的癒合,便是像我們一般骨折後的骨癒合一般,藉由成骨細胞、嗜骨細胞等之作用,產生新生的骨頭。與腫瘤型人工關節相比起來,並非使用骨水泥做固定。所以一旦癒合後,這塊重建的骨頭便不會發生鬆脫的情況。
說明:成骨細胞 = osteoblast,嗜骨細胞 = osteoclast
 

step1:使用異體骨或滅活自體骨進行骨缺損移植

step 2:數週過後,骨痂開始於骨膜處形成

step 3:數月內,骨痂增厚,病患開始部分負重

step 4:數年過後,骨痂生長完全,接界處更穩定



由於這兩個優點,生物性重建一直是我們台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最常使用的重建方式。自從1998年到2021年期間,我們一共已進行超過500位惡性骨腫瘤患者之生物性重建。(等於500個爆肝熬夜的夜晚!)

腫瘤型人工關節的優點,在於手術過程很快,手術後可以馬上負重,不用擔心骨頭不癒合的問題,但是一但時間久了,便容易鬆脫、耗損與骨頭流失,之後會更難重建。生物型重建剛好相反,初期需要拐杖協助、會有不癒合的併發症,但是時間久了,骨頭活化了,便可以用的久、用的滿! 

但相對使用腫瘤型人工關節,醫師使用生物性重建需有相當豐富的經驗與較精密的技巧,手術時間也會多上兩三個小時以上。此外,因手術後重建的骨頭必須要六至十二個月以上才能完全與患者本身的骨頭完全癒合,所以病患需使用拐杖一陣子。但想到癒合後為病患帶來的優點,這些醫師與病患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我知道生物性重建是使用真正的骨骼了,那.....骨骼是哪來的?

生物性重建骨頭的來源,有兩大類:

 

天使的骨骼

即為異體骨,由善心的天使所捐贈出來的!

爸媽給我們的骨骼

即為自體骨,由醫師將骨頭處理乾淨,恢復乾淨無腫瘤的骨骼!



我會在以下的文章中,與各位分享。